生图提示词手册
首页 新闻资讯 微信十年,张小龙1.6万字演讲全文:洞悉视频号与直播的未来

微信十年,张小龙1.6万字演讲全文:洞悉视频号与直播的未来

我们不清楚到底是文字还是视频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个人表达和消费的角度,时代确实正往视频化表达的方向发展。 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就说明它还有戏,如果都很看好,就…

我们不清楚到底是文字还是视频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个人表达和消费的角度,时代确实正往视频化表达的方向发展。

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就说明它还有戏,如果都很看好,就很麻烦了。

今日晚间,张小龙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上发表了微信十周年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十年前,我记得当时想法特别简单,我自己不怎么用QQ,但需要有一个沟通的工具。我是这样,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有这个需要,所以就像当年做一个软件给我自己发邮件一样,出发点特别简单,我们就开始这样做(微信)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这个样子。

当我们过了十年,回头来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幸运,有的时候我觉得我是被上帝选中的那个人,光靠我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每天有3.3亿人进行了视频的通话。每天有7.8亿人进入了朋友圈,有1.2亿人发表了朋友圈,内容里面大概有6.7亿是照片,朋友圈里面大概每天有1亿条视频内容,每天有3.6亿人读公众号文章,有4亿用户会使用小程序。

还有很多,包括像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微信读书、搜索,我这里就不列举数据了,就像微信支付,可能就像你的钱包一样,已经变成你生活的一个日常用品了。我自己觉得我们说的微信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当时是觉得挺虚的,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想象的空间,确是没有想到十年之后它还真的变成了某一种意义上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我分为几个主题,可能很多人会对视频号的进展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第一个主题,是关于视频号的一些故事。

1、微信视频号是如何诞生的?

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我当时就跟公众平台的团队聊到说,我们现在的公众号适合写长文章,但能写长文章的是少数,我们应该从朋友圈下面多一个东西——非朋友圈,就是朋友圈之外的东西,里面只能发一些短文,照片或者是视频。它跟朋友圈是对称的。

有一次我跟Pony(马化腾)吃饭的时候聊到这一点,Pony也同意这个方向,但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整个账号体系都不太一样了。

我们当时想的非朋友圈是一个以文字照片为主的,其实慢慢大家会发现,视频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了,变成很多普通人的一种习惯。

我们看几组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在微信里,最近五年每天发送的视频的数量上升了33倍,朋友圈视频发表数量上升了10倍。当我们考虑短内容的时候,我们想不应该以短的文字来做,而是基于视频化的内容来做。所以视频化的表达是下一个十年内容领域的主体。

但是,我们不清楚到底是文字还是视频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从个人表达的角度来说,或者从消费的角度来说,时代确实正在往一个视频化表达的方向发展。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一个特别小的团队,开始开发视频号。我们当时给视频号的定位是视频化的微博,这样一个定位。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视频号上半年长得特别像微博,而且也没有全屏的视频等等。

很多人说,视频号是我们公司的战略重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公司的短视频战略重点还是在微视那里,我们确实也没有问公司要什么资源。甚至没有开一个会,立个项说我们这是重大项目。而是我们自己找一拨人就开始做了。可能在座的很多人会特别理解,这是微信团队自己的一种风格,就是说做一个新东西,最好是小团队敲下来做,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变成一个大项目。

我们给自己一些目标,既然要做这个东西,就一定要做成它。所以这种压力其实是来自于内在,而不是任务式的。如果是一个任务,它可能就会变成你去玩这个任务,你的动作就变形了。如果是自己给自己的目标,只会是变成很有挑战的事情而已。

所以我还记得当时发布以后,很多媒体都不太看好,我们自己就说,我们早就总结出来了: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就说明这个东西还有戏,如果都很看好,就很麻烦了。

说回到视频号,视频号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给一个简单的定义,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的短内容平台,它是一个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所以我们就不能去微信号做了。因此我们会遇到第一个问题,关于它的ID的问题,或者说是身份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微信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自己觉得微信很大的价值在于它的身份,或者是它的ID的价值。

有了这个身份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微信支付,我们来做支付是最方便的,因为所有的支付都跟身份关联着。你现在可以拿一个身份证,你也可以直接取钱。所以微信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的ID,但是这个ID是基于社交和通信领域的,它是一个私密的,并不是一个公开领域的。所以,我们拿微信的身份,比如说我们在公众号后面评论一篇文章,别人没法跟你联系,也没法互动,他访问不到你,因为那是一个私密的ID。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直播进行得特别快,并不是我们以前不想做直播。春节我们还做了群内的直播,不管怎么做我们都发现我们没法突破这个身份,做了直播也是私密领域的直播,一直到有了视频号这个ID以后,我们才说直播变成了公开领域的一种事情。

刚开始我们做视频号ID的时候,内部还有一个方案,每个人进到视频号,必须要创建一个新的ID,这样才能够用来停留内容,而且这是一个单一的ID互动,就不会产生后面我们遇到的两个ID冲突的问题。但是幸好没有选择这样一条路径,如果选了这一条路径,后面这些社交图形的路径就走不通了。因为社交图形是依赖于我们的微信身份这样一个ID进行的。

大家看到现在包括微信十年来积累的产品,或者是视频号到现在,中间是无数次的选择迭代带来的结果。

刚才说到ID,其实ID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其实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机构。可能有很多人知道PC时代是什么样,PC时代最大的ID是所谓的官网,就是官方网站,每个人的公司、机构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站,注册一个域名,域名可能是它最重要的ID。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你建立一个网站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大家看一下微信的平台性发展线索,可以看到微信始终在想着我们怎么样帮这些机构建立自己在微信体系里的官方网站。最早的时候我们做公众号的时候,公众号就是每一个机构的官网了,做小程序的时候我们又说,小程序是你的官网,你可以把服务都挂在里面。当我们做视频号的时候,我们又说视频号才是你真正的官网,但是这个也是合理的。因为官网也是需要进化的,所以,其实大家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视频号,它其实会承担一个机构的很多服务性内容,而且它并不局限于视频内容。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将来视频号下面你可以挂很多东西,包括这个机构的小程序、公众号、会员服务、优惠券等等。

因为从一个机构ID的角度来说,确实视频号反而是最适合的一种载体。所以,我们在内部有的时候会开玩笑说,希望将来在机场,或者是哪里看到的每一个广告牌下面都有一个公众号的二维码,那就说明公众号已经变成一个机构ID了。后面确实是这样子的。我们做小程序的时候又说,我们希望每一个广告牌下面都有广告主小程序的二维码,但是现在我们反而希望每一个广告下面最后连接到的是它视频号的二维码。

所以,我们在第一个版本里面只是搭建了简单的ID体系,跟公众号特别像,但是比公众号的门槛低很多,确实普通用户可以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够创建一个自己的视频号的ID。在内容的表现上也特别的简单,它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流,里面混合了关注,朋友匿名点赞的内容,和系统推荐的内容。

我们放出来以后,因为是灰度(测试),量不大,有一帮用户都还是我们公司的同事。后来又放了一点,但是内容的质量特别差。所以,也吸引不到特别好的创作者进来。信息流的内容推荐质量也非常一般。然后我们想,要改进推荐算法,所以就组建了三个做推荐算法的团队,每个团队大概有十几个工程师。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团队,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找到推荐的最优解。

很多人对我们有一些误解,觉得我们在技术这里是不是没有特别强,其实我们在算法领域沉淀得还是很深的,因为我们有”搜一搜”这个团队,有几百个工程师,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团队做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等。而且语音识别,机器翻译都是国内最一流的水准。

很多人说微信的语音识别是不是用的第三方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这个一直是我们自己内部的团队研发出来的。目前语音识别每天在微信翻译的语音条数都有5亿条以上了。但虽然是这样,我们还是用了一个步骤,把这些搜索算法的人从大团队里面抽调出来,进入到视频号的小团队来组成一个很闭环的小团队的运作。

所以,虽然推荐团队工作得很辛苦,并且很努力。但其实,我们头几个月的滚动效果很差,很差的原因是这是一个死循环,你的内容不好,那就没有浏览量,没有浏览量就继续没有好的内容,所以也没有办法推荐出更好的内容来。一直到5月份的时候,我们做了特别大的改版,这次改版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因为我们发现了一点,当时为什么走不通得出一个结论。当时在不太全面的内容底下,基于机器推荐有点走不下去了。我们对比看一下,自己更愿意看哪些内容,是朋友赞过的内容,还是机器推荐出来的。可以很明显感受得到,和那些推荐出来的内容对比,其实朋友点赞的更爱看一点。但当时我们差点做了一个决定,不要机器推荐了。这个道理是可以想得到的,就像平常所看的书或者别的东西,大部分人是因为身边有人推荐你才会看,而不是自己跑到书店去逛,寻找一些书回来看。所以,这也是视频号最早通过社交推荐来做的一个理由。

从5月份我们就开始频繁地更新,每两天变更一个版本,一直到两个星期之后我们发布了一个基于朋友点赞的版本。这个时候数据上扬非常好,用户留存也非常高。

所以当我们有了这个用户基数后,后面要做的反而是很多相关的能力搭建了,包括直播这些。如果没有走过这个生死线,我们做越多的功能都是白搭,都没有用。所以这里是社交推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器推荐的占比特别少,视频的浏览量特别少,留存也特别低。但并不是说机器推荐没有作用,机器推荐可能只是说当你的内容比较丰富的时候才能比较好地发挥作用。

2、关注内容,不关注用户时长

这里再插一个小故事。在6月份我们这个新版还在开发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猜测,我说未来我们视频号里面的视频消耗流量比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说现在视频号里面有三Tab,”关注朋友”、”赞”和”机器推荐”,这里面的内容消费比例应该是1:2:10的关系,平均一个人看10个关注的视频,20个朋友赞的视频和100个机器推荐的视频。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比例?虽然说当时机器推荐的比例还特别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我们是这样思考的:把所有的内容分成两种内容,一种是知识类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另外一种内容是你不需要花脑力,可以很舒服消费它,这种内容简单来说是娱乐内容。

朋友点赞的内容,是朋友强迫你一定要接受一些新的信息的或者是学习一些东西,但是未必是你特别感兴趣的,所以它是属于学习类型的;机器推荐的东西,更多是让你浏览得很舒服,很放松,也不需要太动脑的,所以是偏向于娱乐内容的。我们猜测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比例,因为你关注的东西,你就知道它大概是什么东西。所以它对你来说反而没有新意,未必有更新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它的比例是1。朋友赞的东西你会看得很累,但是你又不得不看,你不想错过朋友的热点,你不想错过他们说的是什么,所以它是2。而机器推荐符合人比较懒的原则,大部分人都会消费获得舒适感的内容,所以它是10。

但现在并不是这样的比例,现在”关注朋友”、”赞”里面总量是”机器推荐”的两倍还多,这说明我们的推测是错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因为目前整体的视频量还不多。

我们的同事去跑了一个数据:他代表了一个活跃用户,他关注的用户分别在这三个Tab里面所消费内容的总量是多少,跑出来的数据一看有点吃惊,活跃用户在里面产生的人均消耗的内容占比,刚好是1:2:9的关系。这个预测并不是特别准备的,而是从我们做东西的习惯来看,推理出来应该是这样一个结果,然后验证这样一个数据,再回过头来确认我们的想法,或者说这个方向是对的。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个总量”机器推荐”和”关注朋友”+”赞”的比例是1:2,是不太正常的。我估计未来这个比例还会变得越来越大,因为我们现在的内容分子度不够,所以我们的机器推荐出来的触达其实是没有那么大的。

我们不会关注用户时长,以前没有关注,将来也不会关注,我们不会以用户时长作为一个导向,作为一个目标和KPI。我们更关注的是帮助用户完成什么任务。如果在推荐里他消耗了很多时间,只能说明我们这里有很多内容值得他去看,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为了消耗他更多的时长,所以我们要怎样做。时长最终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其实说到这里有一个最关键的转化点,就是微信里面的社交推荐使得我们的视频号能够立足下来,并且使得我们在下一步可以通过机器推荐的方法让内容被更多的人所接触到。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也会带来一些思考。举个例子,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视频?我们每天都在说视频化,视频化,到底什么是视频?说到视频大家会想到一个视频文件就是一个视频,就像在朋友圈里面你要上传一个本地文件、视频文件。当然我们也鼓励你这样上传,这样的话原创率也比较高一点。但是视频文件这种东西以后可能会消失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大家以前用Windows的时候,转到Mac系统以后你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以前Windows系统里面的文件管理器哪里去了?甚至苹果手机里面文件管理器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文件这回事,我觉得这是苹果做得特别好的一点,文件是不应该单独存在的,文件都应该归属于每一个APP解释它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些原始数据,它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视频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所说的视频大部分时候都是指一种视频文件,比如说发到朋友圈里的等等,原始数据只是一个文件,它没有办法关联到其他一些东西,比如说没有办法标注谁是创作者,没有办法直接看到观众的评论,没有办法知道哪些人看过了。所以我们在群里转发的视频,其实是在转一些文件而已。

但是,对于未来来说,视频的格式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是一个文件的方式,应该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才能把刚才说的这些标记起来,比如说评论、创作者等等,并且它就是应该存在于云端的,这样的话可以很容易分享数据。所以我们在微信里每分享一个视频还要传一个文件过去,又占流量,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应该被淘汰掉的。

这也会让我们反思在朋友圈里还在这样鼓励用户上传视频,这个方式也应该被更新掉了。所以我们应该鼓励用户,你的视频应该是结构化的数据,再上传到朋友圈。当时我们要把视频号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的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它分享朋友圈的式样,应该是一个视频的式样,一点就播放,还应该是链接的式样。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视频号的内容是一个网站还是一个网页,还是说是一个视频文件或者是视频。

云端化、结构化的视频才是视频,本地化的视频文件都是裸视频,应该被淘汰掉。视频就应该过渡到云端化的视频格式,现在朋友圈里很多人转视频号的视频,看起来跟本地上传的视频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它是一种结构化的视频内容载体。所以,微信将来流通的视频内容应该越来越多的会以视频号的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方式。

其实大家可以想像得到,这样的事情以前在公众号体系里面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公众号是什么?公众号是一个文章的载体。因为,文章存在的价值是被分享出去有人看到,如果没有公众号这样一个载体,我们只能传一些文件出去。其实它是很费劲的。所以,如果大家理解到了公众号对于文章的价值,大家就可以理解视频号对于视频的价值,我觉得这两个是非常非常类似的。

之所以在视频号这里讲这么多,因为我发现一个情况,和朋友讨论对于视频号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发现他的理解是倒过来的,是另外一回事情。

我刚刚说视频号更多的意义在于它是视频内容的载体,可能很多人对于载体这个词理解不是特别深。载体还有什么样的含义,既然我们是一个载体,我们承载内容,那就说明我们不是在做这个内容,我们也不会去生产内容,也不会去买内容,我们并不关注具体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那么载体的意思是,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

3、长短视频之分

接下来的问题是视频号中的长视频。视频的长短都是人区分出来的,所以,我们最早定义它是一分钟的时候,其实是有点类似于偏短内容,因为这样很容易像微博一样可以去刷刷刷,可以刷完它,但是很多人说我就是有超过一分钟的视频。所以这就要面对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融入这些比一分钟更长的视频内容。

最早大家会有一个做法,我们把长视频定义为专门一种数据类型,跟短视频不太一样,因为也不方便刷了,所以也未必能够拿出来刷,你要看长视频,专门到长视频那里看。然后我们做了一个统一,不能做这样一种区分,无论长视频和短视频都是视频,只是消费的场景不一样。只不过在信息流里刷的时候我当然希望是短视频,在别的地方看的时候我当然希望看长视频,但是都是同一个东西。

所以我们总结为不存在长短视频的区分,只存在一个说短视频是指一分钟以内的,如果是长视频,我就定义为说你的头一分钟是你的整个视频的封面,所以,你的头一分钟也是可以拿出来分享,到信息流里去刷的。别人看完你的封面一分钟就会继续看下去,或者看完你这个长视频,如果不好看,代表你的封面缺乏吸引力。

所以后面我们就把视频号下面可以挂长视频入口的能力取消掉了,没有长视频专门去区分它了。但是我们这么早开始支持长视频还有一个含义,我们知道自己的数据内容,如果把它沉淀下来,它都会变得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希望从现在就开始沉淀这样一些视频化的内容,微信就像一个视频图书馆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沉淀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

这个视频内容其实是一种巨大的知识库,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这个知识库也是可以通过搜索和推荐的方式挖掘出来。相当于长视频是对于未来数据的积累。

刚才说了这么多,可能跟每个人没有关系,在座的我相信可能是发视频比较活跃一点。而更多的普通人并不是日常能够发视频号,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人人都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视频化的方式公开表达内容的一种初衷,但是我们也知道,让一个普通人去发表内容,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虽然说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到让很多普通人发表视频内容,但是,我们其实做了一个小举措,这个小举措比我们预想的结果要好很多——我们让视频号的内容可以关联到微信名片。

这是个特别好的趋势,说明很多人愿意通过视频号的方式表达自己。其实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微信做东西做得特别地保守。但其实并不是特别保守,而是确实很多东西是不对的,不应该做的,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视频号的内容挂在名片上面,我们以前为什么不做一个类似这样的展示自己的一些精选照片和视频的功能?

我们内部讨论过很多次,很多人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而且越来越多了,可能有2亿以上的人都设置了三天可见,我们打开名片之后看不到东西。我们不愿意做这个是因为一旦我们做了,你可能只是把你历史上最好的照片放在这里,然后永远就不去修改它了,这个数据不是活的。对看的人来说就会觉得,这还是一坨死的数据,没有什么意思。如果你关联到的视频号内容是活的,你会不断地更新内容,而不会选择一些历史上最好的照片作为装饰,然后永远不变。

视频号虽然我们还没有做大,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变成每个普通人都在用的东西,这里面并不仅仅是大V、网红表演的地方。

4、提高内容命中率

后面一点,很多人也会关注到视频号正在变得开始全屏化,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关注和推荐里面已经变成全屏了。这里我稍微说得专业一点点,全屏化是关于信息列表展现形式的一个概念,所谓信息列表就是有很多项内容你怎么把它展现出来,常见的有所谓的瀑布流、信息流,还有全屏,他们的区别就是一屏里面放多少条内容是合适的,全屏就是一页只放一条内容。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经历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形态,如果要总结成一个规律的话,我会这样总结:一屏里面的内容条数,和这页里用户感兴趣的命中率成反比。就是说如果这10条里面你感兴趣的东西越多,那么,这页里面你可以放越少的条数,如果每个内容都是感兴趣的,你就把它全屏化了。所以内容条数跟命中率成反比。就是说10个里面要选一个,你要有得选,我们要放10个让你们去选,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拿朋友圈举个例子,对于朋友圈来说,如果把它改成每一条是全屏的话,朋友圈就死掉了,因为朋友圈里的命中率,或者是你感兴趣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你每天刷朋友圈会刷得很快,并不会每一条都看,所以它并不适合一屏里放少量的东西,相反一屏里面要放大量的内容,因为命中率不够高。而且可能随着你的朋友增多了,命中率还会变低。也许大家会说为什么不提高朋友圈的命中率,提高方法,这样我们就要分析内容,把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放到前面。但大家看朋友圈的选择内容不是按内容好不好来选择的,而是看我跟这个朋友熟不熟来选择,你跟这个朋友熟不熟,你关注不关注这个朋友,目前机器系统是做不到的。所以朋友圈不会比较显著去提高每一条内容尺寸,哪怕你朋友圈发一个视频,你希望是全屏的,我们也不会这样去做。

关注也是这样子的,你关注的东西越多,你命中率就越低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感兴趣,我们当时在公众号改版的时候,抱怨的人特别多,当我们把文件夹式的入口,变成了这种摘要展开方式的时候,一屏里面文章条数就变少了,相同的命中率里面你把条数变少了,意味着你要提高命中率才行,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把每一条变大了一点,这个就有问题了。

所以在公众号改版里面,关注量少的人,他的命中率就变高了。但是关注很多公众号的人,他的阅读量就下滑了。因为他选择的成本更大了,后来我们在订阅号的点播加了他常读和星标的号,这其实是帮助提高他的命中率,我要看的东西我在这里就找到了。命中率提高了,就抵消掉了每一条文章所占面积的增大。

这个说得有点拗口,大家不用太去理解它。上半年(2020年)我们视频号的内容丰富度是很不够的,因此命中率很低,在当时来说微博式的信息流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一屏里面可以显示多条内容,不只是一条,这样用户可以有选择的余地,可以刷,我不喜欢的可以跳过去,那个时候如果上全屏的话,效果反而是负的。到下半年我们的内容开始丰富了,这个时候命中率提高了,然后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全屏的尝试,并且对于视频内容来说,单个的全屏显示肯定会比半屏显示好很多。

这里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数据,就是我们在做切割的时候也会比较一下数据,全屏之后发现”关注朋友”的人均点击量就下降了。如果刚才你听明白我前面讲的东西的话,这个时候你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关注的时候很多人还是要去挑自己感兴趣的,而不是说你一个一个内容看过去。但是同时,推荐的人均点击量就上升了。

所以这里应该可以推导出来,我们在”关注朋友”Tab里面命中率还不够高,以至于说全屏带来了比较轻微的选择困难。因此,最近我们在公众号里也在做内容的排序,其实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包括全屏之后我们关注流里也会做机器推荐介入的内容排序,这样才有可能做到说你关注的内容特别多,你选择困难,你的命中率低的时候,机器帮你说,最重要的先推给你看了。

所以全屏是一个很大风险的事情,如果你的命中率比较低的话,全屏并不是好的事情。

5、未来直播将变得日常

下一个话题,我想说一下直播这个领域的事情。

如果我们观察整个互联网变迁史的话,会觉得在互联网历史上内容的形态一直在演变。最早的时候,如果你要在网上写东西,是需要学习HTML语言的。后来有了博客,博客之后又有了微博这样短内容的形态,现在可能更多的人选择图片和视频,演变的方向其实是就朝着普通人更能够生产、普通人更能够消费的角度去走的。所以,简单来说就是内容越来越碎片化了。

我也会在想,还有什么样的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这样的内容能够被更多人所接受的?就是普通人也能够去生产出来的,普通人也更愿意去消费的。这里的思考包括我们这里做了直播之后,我个人觉得直播是有这个机会的,因为它在内容形态的演变里反而进入到了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地步。

虽然直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大家对于直播的认知还是在秀场,或者是带货的领域,这里我是从直播作为一个个人表达的内容形态方式方面来思考的。

我没法用语言来表达,我自己直播过,但是我是私域的直播,是跟我同事的直播,但是也有好几千观众在下面,观众人数也是挺多的,我对它有直观的感受,我觉得直播非常轻松。

如果你让我拍一段短视频发给朋友们看,我会觉得压力非常大,因为我要准备很多东西,准备思路,准备文稿、镜头和内容。但是我做了好几次直播,面对几千人的直播,我没有做任何准备,一分钟的准备都没有,我只是把直播镜头,手机架在这里就开始直播了,大家就会提问,而我就会按照这个提问来回答问题。

在这里我体会到一点,之所以说短视频是有创作门槛的,是因为你要做精美的内容,但是直播并不需要你去做精美的内容,我现在在这里并不算是直播,我在这里还是在开会,所以我还是要准备内容,但是一个真实的直播其实应该是很轻松的才对。打开直播不管有多少观众,你在里面随便说几句话,跟你在微博上写一句话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非常轻松的表达。

所以,我的看法是,未来直播会变成一种很多人都在用的个人表达方式。有时候我们经常会设想,微信名片太死板了,就是一个头像,一个名字,朋友圈也看不到,要想让它活跃起来,让名片真的是名片的话,未来十年之后它应该是什么样的?我点开一个人的名片,这个人的名片是活的。

怎么样才算活的呢?比如说这个人戴了一个眼镜,眼镜里面有一个镜头,可以直播他所看到的。你只要进入他的名片就可以看到他的直播,看到他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这个可能是直播的终极形态,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他所看到的。

直播变成了一个很终极化的东西,因此直播在我们的视频号,有了这个ID之后就发现它很顺利。比如,前不久大家知道有一个流星雨的直播,很快就有超过100万人去看了,我们没有做流量推广,我们也不喜欢做流量推广,这完全是用户自发滚动形成的。也是通过社交推荐起的作用,很多人自发地把它转发到朋友圈里面。

我可以想象我们现在这个虽然很少人在看,但是看直播的人挺多的,而这其实是微信里面社交推荐特别大的能量所在。但是我们在视频号和直播入口里还是会有机器推荐的介入,因为当直播多了以后,除了你的朋友告诉你,可以看一下某个直播,我们也希望系统告诉你,哪些直播是可以花时间看的,这对我们的机器推荐有更大的考验。

我们现在还没有直播的入口,但是下一个版本可能就会有直播的入口了。我们有一个叫做附近的直播和人,我们把它调一下,改叫直播和附近。直播里面也会有电商的能力,包括直播可以挂到第三方小程序里面,但是很多人说是不是只能挂我们自己的小商店的小程序?当然不是这样子,这只是我们前期实验做的东西,对于小程序的形态,开放性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我们自己做一个小程序,跟所有的第三方PK,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大家也会想到直播跟春节会不会有某种关联性?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可能大家已经习惯于春节在群里抢红包和拜年,但是这真的是一种线上生活方式了,我们传统的拜年不是这样做的。我们传统的拜年是要面对面走家串户,一家家,好几个人成群结队去面对面拜年,这更像直播的形式,所以我们今年在直播这里做了一点点小小的东西,我们希望今年的春节有一些人能通过直播的方式拜年。

6、让创作者自愿加入微信平台

今天下午还有市场部的同事提醒我说,可能很多参加这个会议的人会特别关心他们是创作者,平台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流量,或者是扶持。如果大家是早期公众号的创作者,大家会知道平台并不会给什么流量和扶持。但也并不是说平台不支持这件事情,平台只是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支持这件事情。

前面提到我们更加希望是做一个内容的载体,并且让视频号成为个人和机构的官方网站。首先要有自己的官网,平台才能帮你,跟你之前在网页里面做一个官网是不一样的,你做一个官网可能只能去买搜索引擎的搜索才能有人访问,刚才说微信里面集合了很多产品可能没法尝试的东西,比如说对于信息访问,我们可能会有关注,有搜索,有系统推荐和社交传递的一些方式。

刚开始我们也会邀请一些明星进来视频号,但是明星说没有签约费就不想来。我们说不来就不来了,因为我们并不想要去买一些内容进来,而他应该在这里经营,自己创作内容,自己吸引粉丝,有了粉丝就会有回报,他应该自己做到这一点,而不是以我们出面购买内容这样的方式。这个倒不是为了省钱,如果我们不花钱买内容,创作者还愿意进来,这才说明创作者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内容获得回报,才说明我们建立起一个可以运转起来的生态。

所以,在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太强调运营也是这个原因,系统和规则这个效率如果做得好,反而会比运营效率高很多,就像我们看到微信支付,其实已经覆盖面非常大了。但是,我们微信支付的人数并不算多,对于支付这样一个需要跟线下充分接触的行业来说,我们每个行业的微信支付里面可能就一两个人在负责整个行业。

当初我觉得公众号的口号,很多人被它打动了,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实你现在放在视频号上也是很实用的。

7、做产品的奇思妙想

说到这里,我觉得一部分就结束了,关于视频号是什么样的东西这部分。后面我想讲一下,一些有趣的,好玩的,一些新的东西。因为做产品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过程,或者是验证想法的过程,你先异想天开,去验证它可能会不靠谱,99%都不靠谱,但是如果有一两个,最终能够做下来非常靠谱的话,可能就会很有乐趣。

比如说我自己会经常有异想天开的一些想法,如果我们拍一下一个人的头像,是拍一拍,如果你想跟一个人聊天,扔一个炸弹,他的屏幕碎了会怎么样?如果你听一首歌的时候,你能看到谁跟你一起听这首歌,并且能看到他的画面是什么,并且你在某一种状态里面失眠了,你发现还有哪些人也失眠了,跟他们一起数羊,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说微信上这么多用户,我们能不能给这些用户一个画布,每个人上来画一个点,没有人告诉他们画什么,但是如果有一千万人,一亿人画这个点,并且是没有任何组织的情况下,这些点能不能变成一幅画,你们觉得能吗?变成什么画?没人敢说。

肯定没有人知道,我只是说它特别有趣,特别好玩。这样的东西它是很有意思的,类似这样的一些想法,如果我们真的去把它做成产品的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创造了,创造一些东西。这里我就分享一些后面的几个实验性的功能。

它出来以后可能未必很成熟,大家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我觉得任何东西第一步,特别是社交化产品的功能,你是很难一下子预料到它在用户里面发生什么样的作用的,必须是真的有很多用户一起参与,一起互动才能知道它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也会去观察它最后的效果,并且去完善它。如果顺利的话,这些新的功能可能大家在后面几天我们就会发布新的版本,就可以体验到了。

但是跟视频号比起来,这些都是小功能。其中一个是表情,表情是我们在表达方式里面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我们其实一直在寻找所有领域事情里面的最基本的元素,使得我们做的东西不至于太多,但是又是非做不可的东西,这个让我想起拍一拍,有很多人不太喜欢拍一拍,不喜欢被别人拍,还有很多是误触,拍错了很尴尬,但是有1.2亿人设置了拍一拍的尾巴。

所以拍一拍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元素,跟别的方式都不同,模拟人在现实里面身体的行为动作,而不是发一个信息出去。有一次我在内部开玩笑就说,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线上化,我想人们会怀念这样一种很古老的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互动的方式。

表情是一种表达的基本元素,微信的表情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做大的升级了,好在用户给我们贡献了非常多的自定义表情,使得它能够一直有最新的表情在里面运转。

我们每年都有表情使用数量的统计,但是这个统计如果数据量太大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们就观察那些比较小的且能够反映出一些趋势的数据量。发现人们表达出来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了,比如说”裂开”这样的表情非常受欢迎,以前没有这么强烈的一种情绪。

我刚刚说的东西,我们如果扔一个炸弹出去,让屏幕都裂开了,那个就更强烈了。当然我们如果只是做这么一个动画效果是很容易的,我们的开发很厉害,很快就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动画效果出来。难的是我们怎么把这样一个东西归类到表情的基本元素,使得它是一种通用表情的产品功能,好在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方法来做这一点,这一点我先不剧透,可能大家过几天就用到了。新版本里面我们包含这样的表情能力。

8、新尝试——”状态”

另外,我想说的是关于状态,我给它起名字叫做状态,现在打开任何人的微信名片,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事实上未来的名片就应该是活的,应该包含你当前的状态,比如说你现在坐在这里,我们在开一个会,这个才是你的状态,没有很多隐私的话,并不介意被很多人看到,甚至大家一起坐这里开会的人说我们状态都是一样,我们都是在这个房间里面开会的话,我们也是希望互相看到的。

这个是我们引入状态希望做到的事情。我们之前尝试过用视频动态表达一个人的状态,但是视频化表达在这个地方其实挺困难的,因为确实要拍一个视频,让所有的好友看到的压力也是挺大的。所以视频通道不算成功,每天只有100多万的人在发视频动态,我们也会把它升级一下。

升级以后,我们希望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就是以前我说的,让每个人发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有一个前提是,你发一段让很多人都看的视频是很困难的,但是你随便说一句话不困难。状态应该是随便说一句话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会走到视频另外一面,我们随便说一句话,随便写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状态。

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个场景,未来如果你在某一个状态里面,你一定也会希望看到还有谁跟你在同一个状态里面,你肯定也希望看到他们在一起打游戏,在同一个咖啡吧的人,在同一个景点旅游的人,这些都可以被状态涵盖进去。

有的时候我在内部会说社交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找到同类,状态也是帮我们找到同类的一种方法。其实不太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它还很不完善,所以我觉得我们后面可能要经历两三个版本才会让它变得更完善一些。但即使是这样子,我们还是在新版本里面把它灰度出来,这样大家才有机会尝试一下。

我觉得这次公开课比以前对我的压迫感好很多,现场有这么多熟悉的面孔,不像以前黑压压的几千人,有一次下面灯都暗了,我在台上看不到底下任何一个人的面孔,那种感觉你们体验一次就知道了。有些朋友把这个口罩摘了我就认出来了。

刚才说到关于个人状态这样一个新的尝试,其实还有一个新的尝试,是关于听歌的。在座里面有一位观众是跟我聊过怎么看见一首歌的话题,歌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看的。自从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很多人听歌变得少了,只有开车的时候才听歌,其他的时候你会宁愿看视频。

微信其实是一个包含信息种类特别多的东西,但是我一直不太满意的一点是,在微信里面听歌的体验不太好,我不理解为什么所有播放器都是电唱机在里面转,我中学的时候家里有一个电唱机,但是我想大部分用户不会经历过那个时代。

为什么他们要看他们不认识的一个物品,一个唱盘在哪里转?那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什么?其实很多人会选择说,我们听歌的时候不应该看到什么,而是应该听就好了。但是我就希望听歌的时候能看到一点东西,因为你听歌的时候是会有想象力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开车的时候听,是因为你的眼睛看到很多很多东西,然后让你的想象力比以前平时更活跃了。

这些东西听同一首歌的人往往有很多人,举个例子,你可以想象你在这里听一首歌,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人,如果把听歌的人眼前的画面都连起来,总有一些人的画面跟你是非常类似的,他会打动你,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把这个做了一个视觉化的展现。

但是这个难度是特别大的,因为技术还没有到这一步,把我们眼球里面的视频实时传到云端去,但是未来迟早会到那一步的,所以我们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别的产品方式才能做到这一步,有一些热心的用户会说,我能够把某一首歌变成一个制作得很精美的类似MV这样一个东西,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这里是关于一个听歌的体验。然后,我还做了几个小的改动,但是我觉得也有必要一提,一个是浮窗,我们之前在微信里面有一个浮窗,我挺不喜欢的。特别像一个狗皮膏药,一直占领屏幕的一个位置。但是也没有办法,有的人看文章看不完,还要处理消息。新版本有比这个优雅10倍的方案,不用有这个狗皮膏药,还可以非常快速地切换到你想要看的文章里面去。

9、交互入口——输入法

还有一个新的东西,是关于输入法的。其实我们原来并没有想法去做一个输入法,但是我们平时收到特别多的投诉,微信是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聊天记录了,我刚才在聊天里面说了什么,广告就看到了。只有业界的人才能看到这是怎么回事,普通的用户是完全不明白的。可能在座的人都知道,我们确实不会看你们的聊天记录,但是这一点你们也有点将信将疑。但是我们公司的人确实知道这一点,因为如果看是会被开除的,并且我们不保存聊天记录。

只有最近三天的聊天记录必须要在云端保存下来,如果我们要分析的话会给公司带来非常大的广告收入,但是,其实我们也没有去分析它。其实微信对于用户的隐私是相当在意的。那为什么你还是会在微信里面说过什么就会收到广告呢?这是因为你的信息经历了很多地方,并不是只有微信在处理你的信息。

所以,有了这个出发点,我们的技术同事就聊到,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做一个输入法?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团队,而且这个团队正好是做机器翻译的,他们本来就在AI领域有非常好的积累,前不久他们还获得了一个翻译比赛的冠军,他们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水准,关键我们来做这个输入法的话,如果你信得过微信的隐私保护,也信得过微信输入法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大家就说我们就做吧,应该不久之后也会有这样的东西。

我觉得输入法是人交互的第一个口,包括在语音识别之所以投入这么多,也是因为信息输入的第一个口,这方面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智能,会有一些新的我们想象不到的一些输入方法产生出来。

我也听说苹果在做眼镜,我不知道怎么样,但是我开会的时候说,我们刷视频真正的方法是戴一个苹果眼镜,苹果肯定帮我们设置了一个方式,眨两下表示下滑,三下表示点赞。这是很有可能的,这也是一种新的输入方法,所以我们前期做一些投入还是挺好的。

10、希望未来微信一直小而美

今年其实我讲这些新的能力讲得差不多了,很多人评价说微信今年的速度特别快,一点都不像微信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在我个人的观念里面,我觉得做事情就是应该很快的,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你慢的时候要像林子一样,你快的时候要像风一样,当然我们在微信头两年我们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后面确实有的时候时快时慢了。

但是,慢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包括这一次的视频号项目,我们也就组织了大概一两百人的团队,是特别小的团队,里面包含了大部分是技术同事这样的人组合起来的,反而是小规模反而比大团队跑得更快一些,可能这也是微信风格的一种做事方法,互联网产品还是关于创造力的,不是偏人数的。如果一个100人的团队做不出来的东西,我觉得给1000人也同样做不出来,甚至会更差一些。因为1000人的内耗频率会非常大。

我觉得在我们的产品开发这里,大家应该理解,视频号的速度才是微信正常该有的速度,如果我们在下一年做得还是这么快,大家也不要觉得有什么,这应该是正常的状态。

我们确实走过了十年,微信在十年里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会,甚至很多人可能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会的变迁,教育等考虑它的,但是我只会从产品的角度考虑我们在十年里面究竟做了一些什么,我们做的事情可能很多,如果非要我从把它归结为非常简单的一两个词来表达的话,我想就两个词来,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这就是微信的东西,连接是很美的,我们的世界是由万事万物的连接运转起来的。

对于做产品来说,连接意味着我们做最底层的设施。我们做好了连接,基于这个连接产生出非常丰富的结果出来,连接是最底层的。很多的社交产品也做连接,但是止步于人,连接到人就不往下了,但是微信的范畴更大一些。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目标都是连接,最早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连接人,连接内容和服务,我觉得我们是逐步在一直往这个方向做,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货币的连接,包括视频号也是一个连接。视频号会变成一个基础设施的。

做连接其实会让我们知道我们的重心不是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这也是我们以前提到去中心化,连接和中心化其实是有一点点排斥的。

再来说一下简单,我把它用一个词代替了美观、实用、合理、优雅,一堆的词归结到最后就是一个词,简单。但是大家可能不一定认同这样一种代表,我自己觉得它是可以代表的,因为简单是很美的。比如说从一个物理公司,一个日常用品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同样我们在工程里实现一个目标的时候,可能有一千种方法,也只有最简单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

所以,正是因为有一千种方法存在,你要从一千种找到最好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也是最难的一点。有些人知道我以前在饭否上写过这样的吐槽,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我要知道我后面要做微信绝对不写这句话了,但是既然要写了也要对得起这句话,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不是一个垃圾产品,我们在这里努力去做到了。

我非常庆幸,现在的微信和十年前一样简单,虽然比十年以前多了很多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都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到了,并且是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做到了,只有当你用的时候你才会看到它。如果你拿现在的微信和第一个版本去比较,你一眼看过去好像没有大的变化,所以简单才会让这个东西变得非常好用,特别是当这个东西会有10亿人要用它的时候。

我觉得简单是特别高的目标,是特别难做到的。有的时候我也想用户不一定会在意你做的东西是否简单,有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也会有人用的。但是我们也会追求这种简单,是因为还是有一部分人会感受到产品里面这种简单背后的美感,他会认同这一点,我认为这个也是挺重要的。

微信虽然已经是非常大体量的产品,并且经历了十年的时间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它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一直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一样,其实当时的目标也是小而美,不是要做这么大的。像个小而美的产品一样有自己的灵魂和审美,有自己的创意和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目标的奴隶。这样的话,才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对于我自己和我们团队,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就会因此而更有意义一些。这个是我在今天对微信十年最后的一个总结。

生成海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域名
Avatar photo

作者: AdobeEdu

AdobeEDU设计网址导航,为设计师提供无限的创意参考,欢迎大家同时关注微信公众号:UID的小伙伴们

为您推荐

12家创业公司+4家大厂全景图:谁会成为中国版Sora?

12家创业公司+4家大厂全景图:谁会成为中国版Sora?

一年前,ChatGPT 的爆火很快在大语言模型领域催生了“百模大战”。一年后,Sora 横空出世再次惊艳世人,这一次是否...

天翼云助力企业制胜AIGC时代

近日,中国云产业联盟暨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云联盟”)主办的“首届AIGC全网小程序应用创新大会暨云联盟•移动...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AIGC医疗健康专业赛举办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AIGC医疗健康专业赛在杭州成功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赛事...

AI生成未来,联想拯救者携手开发者开启AI落地新纪元

2024年1月17日,在联想拯救者及消费生态新品发布会上,AIGC开放社区携手联想拯救者,宣布将共同举办“AI生成未来·...

只有AI才能打败AI!谷歌团队用ChatGPT-4 击败AI审核系统

Google科学家近日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他们运用OpenAI的GPT-4聊天机器人来攻破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的安全防护措施...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