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图提示词手册
首页 产品运营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1. 鸿星尔克事件,辉煌又短暂。 鸿星尔克这个事件,跟以往的网络爆点一样,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就是结合某个要点,去完成“起因-发展-引爆-全民狂欢-结束”这个过程。既然是个突然…

1.

鸿星尔克事件,辉煌又短暂。

鸿星尔克这个事件,跟以往的网络爆点一样,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无非就是结合某个要点,去完成“起因-发展-引爆-全民狂欢-结束”这个过程。既然是个突然事件,那就说明,辉煌是定数,短暂也是定数。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性,眼馋的没必要羡慕,煽风点火的可以适可而止,质疑的也没必要歇斯底里。作为品牌主鸿星尔克来讲,更需要理性。一定要认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短暂事件”无法救品牌,在事件之后,更应该回归品牌本身,产品本身,企业本身。

2.

一个事件是如何被引爆的?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从事过营销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想要打造一个爆款的困难程度;事情的进展有时候并非像我们预设的那样顺利。我们即便具备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极尽完善的方法体系,买通了各路媒体;如果不具备受众基础、天时地利、以及社会共识;成功的概率也会大打折扣。“一般性舆论事件”成功案例很多,但想要成为“社会性事件”却是难上加难。

有些观点认为“偶然因素”大于“经验方法”,只要做好自己,有时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有些人认为,需要有精准的洞察力,研究透消费者心理,才能突出重围。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偶然因素”当中的“必然因素”是什么?在“必然因素”当中的“偶然因素”又是什么?

我们尝试做一个梳理。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我们把事件中的“角色”一一罗列出来,把他们梳理为:“发起者–推动者–超级传播者–参与者–受益/害者。” 如果该事件是正向事件,最终的角色就是受益者,如果是丑闻,则反之。事件的影响力度越大,所产生的利害程度就越大。

谁是发起者?

发起者一般指主动发起事件的人,但是我们结合一些事件来看,有些事件的走红并非来自于发起者,而是“推动者”。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走红事件,其实已经说明,很多发起者的力量其实非常微弱,而是借助了某种“推动者”的力量,才能使事件扩大影响力。

“推动者”是谁?

“推动者”一般是那些掌握媒介资源的人,比如你想做某个营销,你总得找策划公司吧?公关公司吧?或者媒体吧?比如你想曝光某个丑闻,也得找关系,借助媒体增强影响力。所以想要发起某个事件一般要找“推动者”协助达成目标,这些“推动者”的能量,远远大于“发起者”本身的能量,除非,发起者本身就是“推动者”。

但是,在当下繁盛的互联网络世界,人们每天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以至于即便是掌握着相当资源的“推动者”,本身想要达成某个目标,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他们试图突破种种屏障,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能量也会受到重重阻力。所以,在“推动者”群体里,想要成为“头号玩家”,并非易事。

谁是“接收者”?

有人想要推动某个事件,他们自然是想要被人接收。这个目标就是普罗大众。如果是针对性的目标,自然会进行人群细分。只需要搞明白目标受众的心理状况就行了。而如果想要搞一个大的,搞一个那种老百姓茶余饭后闲聊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性营销事件”;那就要搞明白更多人的心理反应了。这个难度,要远超“一般性营销事件”。如前文所说,即便你掌握了一些经验、方法、消费者心理。如果没有“某种偶然的因素”相助,也将杯水车薪。所以我们经常得出了一个不得不得出的观点:“好的营销并非是刻意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假设,如果“推动者”掌握了绝对的媒体权,或者成为了“超级传播者”,这个就不好说了。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超级传播者

我们通过去年的疫情认识了一个新的词汇 — “超级传播者”。意指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因为变异,或者他的活动区域出现了防御漏洞,所以具备了超强的传播能力,传播的力度更强,影响的范围更广。而且如果单个 “超级传播者”变为多个 “超级传播者”,这个所产生的能量,所造成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舆论引擎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我们在上图中可以看出,“舆论的爆发”是源于有人触发了“舆论引擎”,这个触发“舆论引擎”的人,其实就是“超级传播者”。那么,“超级传播者”是如何出现的?我们以鸿星尔克事件为例,有两个可能:1:“推动者”自身发生了变异(比如具备了绝对的媒体控制权,比如推动者在媒体中形成了利益联盟)。 2:群众的防御出现了漏洞(大众的深层次心理被挖出,比如爱国之心,比如善心)。

“超级传播者”的出现,真正让事情变得不可控制。因为这让广大的普罗大众参与了进来,他们也演变成为更为庞大的“大众传播者”群体!让事件最终走向一个全民参与、全民传播、全民共享的“舆论盛宴。”

所以为什么,我们在“鸿星尔克事件”里看到了不可收拾的场面,甚至是滑稽的一幕:“鸿星尔克劝你理性消费,你却让鸿星尔克“滚”。。。鸿星尔克说买小了可以退,你却说是你脚的问题。。。鸿星尔克让你。。。好像这个事本身变得跟鸿星尔克没有了关系,而他却坐享其成。”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3.

大众的“防御漏洞”是什么?

在这里首先说明此“漏洞”并非贬义。我们在上文说到,舆论引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传播者”变异成了“超级传播者”,一个是普罗大众的防御墙出现了“漏洞”。

这个“漏洞”是什么?

这个“漏洞”,我们窃分析以为是(大众的深层次心理防线被击破,比如爱国之心,比如善心)。也就是说:“ 在老百姓心里,我们实在是受不了某种善意的感动,我们实在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老乡身处苦难之中,我们实在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祖国山河,哪怕是一丁点的破碎 ” 。

所以,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都想要找到一个出口,把它释放出来,这个“漏洞”是人之常情,是人人皆有的善意之心,爱国之心。所以老百姓会自发的去传播这种善意,去参与这场善意,自发的变成为“超级传播者”。

善意驱动与爱国驱动

以上可见,我们得出了“触发舆论引擎”的两个驱动力,那就是善意驱动爱国驱动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利益驱动

我们看到,在图表中还有一个第三驱动力–利益驱动。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来自于很多人的疑惑:为什么是鸿星尔克?也就是说,这个事件具备了善意驱动、爱国驱动,具备了成为慈善事件的诸多条件,但是,为什么会演变成为商业事件?按理说,我们大家都去给河南灾区捐款就行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去捐款,却反而跑去给鸿星尔克这家公司“捐款”呢?

说到这里,那就得出一个问题, 这个事件的发起者是谁?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发起者是鸿星尔克吗?

目前市面上有两个猜测:1. 不是鸿星尔克。很多人认为,这明显是一起因为做善事而偶然走红的事件,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2.就是鸿星尔克。也有很多人发出了质疑,这个肯定是由鸿星尔克发起,由专业团队策划,借助老百姓心理,去设计的顶级灾难营销方案!

这两者谁对谁错,我们先不着急得出结论,我们先来看一下“推动者”这个角色。我们上面说到,“推动者”是指那些掌握媒介资源的人,也就是说,鸿星尔克作为品牌主,无论是“主观的”还是“被动的”达成某个目标,这个事件都是被“推动者”推起来的。所以,“推动者”至关重要。

我们仔细回想一下,鸿星尔克的出圈有两个始发地,1、 微博。2、直播间。这个事件的起因是:鸿星尔克在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给河南灾区捐赠5000万元物资”的推文。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鸿星尔克这个公司,很多人都知道,在2011年因为连年亏损以及涉及财务造假停牌,2020年正式退市。不管是不是濒临破产,但至少是一个状况不佳的公司。鸿星尔克的这种与自身实力不相称的捐款,一下子激发起了群众的善心和爱国之心。出现了第一波舆论浪潮。

推动者是如何推动的?

我们知道,鸿星尔克的官方微博虽然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但其能量的大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转折点是出现在官方媒体的通报上。也就是说,鸿星尔克的捐款事件,像其他企业的捐款新闻一样,被同等对待的放在了影响力更大的官方媒体上,才得以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但即便如此,自河南水灾以来捐款的企业数不胜数,而且因为“贫穷”捐款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但是为什么会是鸿星尔克呢?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直播间的推动力

直到现在,可能仍然还有很多人怀疑直播间(抖音/快手)的真实能量,但是事实上在新兴媒介中,直播间的受众数量以及活跃度已经非常庞大。在最新数据中,光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经突破6亿。也就是说,鸿星尔克,在有了官方媒体这个大型的第一媒介之后,出现了同样是大型的第二媒介 — 直播间 。所以我们看到爆红后的新闻来源,要么是来自于官方媒体,要么是来自直播间。

媒介的利益联盟

我们在前文说到,“推动者”要么是掌控了绝对的媒体控制权,要么就是在媒体中形成了“利益联盟”。

我们仔细想想,假设基本上没有人会运用手中的绝对媒体权,去捧红一个企业。那么在中小型媒介中形成的“利益联盟”就应当值得注意。我们知道,所有的媒介,每天产出的内容,都是希望寻求热点获得关注率,并产生回报,这是媒介的生存之道。比如新闻媒体,是追新闻事件新闻热点,公众号自媒体是追事件热点以及深度报道。抖音这种平台,一方面是为了卖货,一方面也带有娱乐及参与性获得关注度与回报。也就是说,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中小型媒介,如果自己没有绝对的媒体控制权。那么当一个爆点出现,他们很自然的会快速组成一个“媒介联盟”,大家的力量凝结在一起,为了一个爆点目标去产出内容,去努力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个媒介联盟的形成,直接引爆了这场社会性的“舆论盛宴”

4.

信用额度与社会监督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我们知道,鸿星尔克事件是一场“善意舆论盛宴”。那么既然以善意为出发点,那么发起人就要经得起这个“善意行为的考验”。所以,跟其他舆论事件一样,就很快出现了社会监督。我们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捧你,你可以伸手摘月。群众踩你,也会很快遭到万人唾弃。付出这个社会监督的成本,其实就是“信用额度”。信用额度的高低,决定了事件的走向,决定了最终该事件的主人到底是受益人,还是受害人。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很显然截止到笔者执笔时,该事件的热度已经迅速下降,至少目前来看,接受住了社会监督,接受住了信用额度的考验。

5.

认知误区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文章基本到最后了,那就再简单聊一下一个很有意思的认知误区,这个认知误区,其实也是民众对该事件发出“质疑”的地方。这里面至少有3个认知误区:1、是5000万元物资,还是5000万元现金?2、物资是一次性到账,还是分批到账。3、业绩亏损是否等于濒临破产?

很显然大家现在也都知道结果了,逻辑的矛盾点正好出在这前后两者的区别上。5000万元现金的冲击力很显然要比物资要强得多,而分批到账与一次性到账的区别,就有点像我们做企业,甲乙双方在签合同时,乙方与甲方达成的付款比例。分批到账就好比先付预付款。而作为乙方虽然更希望甲方能全款支付,但分批到账也显然没有毛病。

业绩亏损等于濒临破产么?

鸿星尔克的老板在随后也出面解答了这些争议,表明了目前公司并非濒临破产,而是处在积极转型的状态。2020年的营收是28.43亿元。虽然与李宁安踏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很显然与濒临破产相比也大相径庭。

所以说,以上这三个认知误区,其实给事件的引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6.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

鸿星尔克不可复制,但消费者行为却值得研究

我之前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从品牌定位的角度来讲,品牌定位一般讲“品类定位”,开拓品类者得天下。结合在营销事件来讲呢,假设该事件是由鸿星尔克开拓的一个“善意品类”,并因为有意无意的爆红成为了该品类的老大。而在品类定位里,只有老大才能享受最大的效益。老二次之。但是在这个极其短暂(就三天)的舆论事件来看。老大在享受完绝对的利益好处之后,就没老二老三什么事了。有点像珠穆朗玛峰那个笑话一样。没人知道第二高峰。

所以说要想复制鸿星尔克,不是几乎,是完全不可能。

但是,既然鸿星尔克能开拓一个“善意品类”(有意无意),那就说明,其他的品牌同样可以去开拓一个新的品类,也就是说,你虽然不可以复制“善意品类”,但是却可以创造下一个新的别的品类。只要搞明白其中道理。然后再来点天神相助,或某些玄妙的东西,那就更好了。

生成海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域名
Avatar photo

作者: AdobeEdu

AdobeEDU设计网址导航,为设计师提供无限的创意参考,欢迎大家同时关注微信公众号:UID的小伙伴们

为您推荐

27分钟卖5万台的小米汽车,是如何做好营销的?

27分钟卖5万台的小米汽车,是如何做好营销的?

之前我看过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在书中他一直在强调互联网思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考模式,不仅限于互联网产品,在这次卖车...

需求不是想出来的,是经过挖掘采集并整理出来的。

在很多创业团队,需求往往来自于团队成员的想法,并没有经过用户或者市场的调研,因此也很容易开发出一堆用户并不感兴趣的功能,...

运营人员容易犯的5类错误你知道吗?

运营人员容易犯的5类错误你知道吗?本文简单归纳运营中会有的错误,以此自勉。 一、忽视用户体验 1、错误的推送内容 推送内...

用户运营的6个关键:如何与用户打交道

1、什么是用户运营? 寻找平衡点 关于用户运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在用户与用户的期望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

在线营销环境下网络营销的8大策略

网络营销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的一些网络营销组合,与基本的营销手段有一些差异,良好的网络营销策略会给企业或网站带来...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