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图提示词手册
首页 产品运营 为何看不懂大厂写的文章?

为何看不懂大厂写的文章?

这说明接地气的话题,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理解,阅读兴趣率也会更大。而门槛较高、充满着专业术语的大厂设计方法论,愿意花时间看完的人并不多。 从整个数据趋势来看,愿意主动…

这说明接地气的话题,通俗易懂的语言,更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理解,阅读兴趣率也会更大。而门槛较高、充满着专业术语的大厂设计方法论,愿意花时间看完的人并不多。

为何看不懂大厂写的文章?

从整个数据趋势来看,愿意主动花时间去阅读大厂干货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了,这导致大厂公众号的阅读量,也在持续走低。

一、为什么会这样??判断下来主要有几点原因:

1、内容阅读是有疲劳期的,什么事情都有新鲜劲儿。

前几年没有大厂方法论能看到的时候,大家都会好奇,大厂内部做事情是啥样儿?跟外面到底有哪里不同?我没去大厂,但看文章是不是也能学会这些方法。所以当时每篇大厂干货,在发完热度都很高,多数人看完纷纷转发。

但方法的范围,总是有限的。所以时间一长,该看的都看完了,有的时候光看个标题就知道你要说啥。缺乏了新鲜感的内容,自然对读者的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所以哪怕现在公众号的标题,加上“大厂”两个字,丝毫也不会对点击率有任何帮助

2、卷不动了,生活已经很艰难。上篇文章说了现状的生存环境有多么的恶劣,明明工作、生活已经很不开心了。

有空我当然是要摸摸鱼,刷刷短视频,来获得消遣。为什么吃饱了没事干,要去阅读这些生涩难懂的文章,而且很有可能,花了十几分钟看完,读了跟没读对自己没任何差别,也不会带来什么影响。

所以,我为什么要花时间没事去看这些所谓的大厂干货??拿来干些别的不好吗?

3、要知道,让用户在某个场景持续的复访,一定是用户认为复访这块投入的时间成本,是会获得等额的价值回报的。

所以公众号的阅读场景也是一样,读者能在你的公众号里获得信息价值的输入,而且投入时间获得价值的比例,要远超其它场景,那么自然也就会持续的复访,每一篇文章都会有读者习惯性的去点击阅读。

所以其实大厂总结的方法文章,阅读量走低,没人愿意看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觉得花时间去读能获得的价值越来越少了,这是核心的问题点。

从内容供给层面来说,大厂的很多文章确实越来越缺少一些烟火味儿,过于注重方法论本身,而缺少对案例的解读。这会导致很多同学只能看到一些文章的表象,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而已,没有案例来配合解读,光是方法论,很多文章背后的思考,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根本难以理解,所以自然能吸收到的价值也不多。

二、大厂发的文章,到底有没有实料?

答案是肯定的,年薪大几十万甚至百万级别的设计师,写出来的文章,怎么可能没有料??只不过是因为文章角度的不同,每个人看到的、理解的也都不一样,有深有浅。

但为什么这么有料的文章,发表出来之后,会有很多人看不懂?或者难以理解到其中的精华?

还是分几点来说:

1、首先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同,看文看不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要客观的认识到这一点。

特别是对于大厂类的文章,因为环境的不同,所以看文最好是从作者视角来理解这篇文章,搞清楚作者想传递的意图。有的文章,作者想传递的是项目的精神,有的是设计流畅方法,还有的纯属是提升团队品牌影响力用的,把项目包装的足够大,覆盖范围足够广。

如果抱着一副去学习设计技能的心态,去看那些讲思维推导,讲内部协作流程的文章,当然毫无用处,也看不懂精华部分。而如果你把自己假设在一个业务环境较为复杂,设计话语权较为低下的团队,再去看这种讲内部协作的文章,或许就会有用的多。

把自己带入进去思考,是接触核心思想的第一步。

所以看大厂内部的文章,要想看懂,首先就是要假设自己所在的环境与文中作者一样,再把自己代入到文章描述的环境中去,假想自己会怎么做,能不能做好,同时对比文章中的做法,看看是否具备可学习借鉴之处。这样你才能知道,为什么文章里的作者,要这样想,要这样做,背后的思考到底有哪些。这样文章的精华之处,也才能被自己所吸收。

2、大厂内部会有一套独有的世界观,所以也会诞生很多黑话,比如“抓手”、“闭环”、“赋能”、“生态”、“链路”、“组合拳“等等。

不在这个世界里,自然难以理解这个词的用意,但已经习惯在这个世界里的,自然觉得这个词很能代表某个具体的含义。比如“抓手”这个词其实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你拿什么来笃定你这样做就会取得胜利。

很多大厂设计师都会说,这个设计方案的设计抓手,我认为是XXXXX。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设计方案为什么我觉得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原因是有个XXXXX,就好比是必杀技一样,能够带来眼前一亮结果的case。

大厂的黑话之所以存在,也一定有必然的价值。咱们用不着带着追捧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黑话,也不用存在鄙夷的心态,平静的看待及理解就好。

除了上面这些黑话,我搜了一下,还有下面这些:

“复盘,赋能,抓手,对标,沉淀,对齐,拉通,倒逼,颗粒度,落地,中台,方法论,漏斗,组合拳,闭环,生命周期,打法,履约,引爆点,串联,价值转化,纽带,矩阵,协同,反哺,点线面,认知,强化认知,强化心智,交互,兼容,包装,响应,刺激,规模,重组,量化,宽松,资源倾斜,完善逻辑,抽离透传、抽象,复用打法,发力,精细化,布局,商业模式,联动,场景,聚焦,快速响应,影响力,价值,细分,垂直领域,维度,定性定量,聚焦,去中心化,关键路径,接地气,梳理,输出,格局,生态,结果导向,话术,体系,认知。”

问了几个在大厂的朋友,也顺带给我解释了一下。

复盘:回头总结这个项目,哪些做的好,因为什么原因。

赋能:怎么把这个能力,给别人带来 buff 加成。

落地:方案正式对外上线,取得成果

组合拳:一套搭配使用的策略

串联:把几件具备相同逻辑的事情,放在一起理解

….

所以这些黑话,也是让大家觉得大厂文章,难以理解的原因。在此我也呼吁一下大厂的设计师们,如果是对外的文章,还是尽量避免少用黑话,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这样对于文章影响力的传播,门槛更低,范围也会更广。

3、大厂的多数文章,更注重讲述设计的价值,而不是设计的执行过程,很明显,抽象的概念要比具象的事情更有想象力更具备价值。

因为具体的执行方案、设计细节,其实都是这个抽象策略其中的一环,属于整套体系的一部分。

按照常用的金字塔表达逻辑,肯定是先讲述整个抽象的策略思维,这个思维会对现有业务模式,用户的认知有哪些影响。再是将这个策略思维,会有哪些层面的布局及调整动作,最后才是在哪些地方,大概会上哪些设计方案,设计层面会有哪些调整动作。这个抽象概念对于专业面的覆盖度,比较广也比较深,眼界跟思维没到达那个层次,确实难以理解。

为何看不懂大厂写的文章?

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看不懂设计思维、逻辑策略的同学,也不能完全把锅甩给写文章的人。

如果平时在工作上,只把视野完全放在执行上,只考虑这个图标怎么画好看,按钮的颜色要用什么颜色,而不去思考这个图标为了给用户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这个按钮的前后分别是要承载哪些功能体系,帮助用户解决哪些问题,在页面层级中,属于最重要还是次要,还是非必要。

三、那么又怎么能理解所谓的“设计策略”呢?

行业在进步,思维在发展。如果一直不注重设计思维层面、逻辑体系的培养,那么能看的,能学习到的,也只有这个配色要怎么配,这个图标要怎么画,我要怎么样快速画完一套UI稿了。如果此时给你接触一些再复杂一点的,讲思维的,其实也很难跟你达成共鸣,让你有眼前一亮的启发。

事实就是这样,从客观层面来讲,大厂的设计团队,无能在专业造诣,还是在对设计的理解,是有充足的资源能够去培养挖掘的。在大部分小设计团队,是不太可能会有时间和机会,让你去深度脱离业务,研究专业的。

所以一定层面来说,大厂的设计团队专业水准,跟一些小团队的专业水准,在设计侧的世界观与策略判断层面上,正在加速脱离,鸿沟也会越拉越大。因此越来越看不懂,不一定是人家文章写的越来越水了,而是你越来越难理解,人家到底重视什么,想在哪方面拿取设计的价值了。

当然这里不是鼓吹大厂多么的好,激励大家去大厂卷,毕竟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只要钱够花,过得开心,职位够稳,在哪上班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想说,环境的不同,会导致思维方式不同、认知格局存在差异。

大家注重的点,会不太一样。就好比你注重设计的美观度、实用性。但人家会注重设计对业务策略的影响,对商业格局的变化,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我今天主要想给大家讲的。

所以,如果你对大厂的职位充满兴趣,你渴望通过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帮助业务拿到结果,在设计专业通道,走向更高的位置。

那么不妨沉下心来,看看这些你不一定能看懂的文章,一遍看不懂就两遍,熟能生巧,看的懂了,想的多了,自然就会明白。

另外,大厂文章有很多,但哪些适合自己重点阅读,哪些喵两眼就行了,这点要自己明白。凭心而论,像腾讯的ISUX、阿里的Alibaba Design 、京东的JDC,这些专业的设计团队,产出的文章,还是非常有干货,有深度的。前因、后果、策略、逻辑、设计亮点、方法论沉淀,都给你交代的明明白白的。

光看着,照着学,对设计的启发跟思维层面的成长,都能收获到不少。

生成海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域名
Avatar photo

作者: AdobeEdu

AdobeEDU设计网址导航,为设计师提供无限的创意参考,欢迎大家同时关注微信公众号:UID的小伙伴们

为您推荐

27分钟卖5万台的小米汽车,是如何做好营销的?

27分钟卖5万台的小米汽车,是如何做好营销的?

之前我看过雷军的《小米创业思考》,在书中他一直在强调互联网思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考模式,不仅限于互联网产品,在这次卖车...

需求不是想出来的,是经过挖掘采集并整理出来的。

在很多创业团队,需求往往来自于团队成员的想法,并没有经过用户或者市场的调研,因此也很容易开发出一堆用户并不感兴趣的功能,...

运营人员容易犯的5类错误你知道吗?

运营人员容易犯的5类错误你知道吗?本文简单归纳运营中会有的错误,以此自勉。 一、忽视用户体验 1、错误的推送内容 推送内...

用户运营的6个关键:如何与用户打交道

1、什么是用户运营? 寻找平衡点 关于用户运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在用户与用户的期望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

在线营销环境下网络营销的8大策略

网络营销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的一些网络营销组合,与基本的营销手段有一些差异,良好的网络营销策略会给企业或网站带来...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